有时,我们为一个采访做足了前期打算,可却有天灾人祸让事情不那么顺当;而有时,一些突然的采访要求又将你陷入措手不及、左右犯难的境地。下面的经验你是否遇到过?当事情发生时,有什么应对方法?时候如何进行补救和反省?

案例:早上8点,你的电话突然响起;“特别愧疚!我是记者甲,我今日临时有事不能去采访了。不过我已支配好同事记者乙去,提纲和资料也转给他了。”晕!今日可是对BG老大的独家专访啊!现在再与记者乙重新沟通也来不及了。

10点整,专访起先,记者乙完全依据采访提纲内容和依次提问,没有任何追问和补充问题,明显是不了解互联网行业,更不了解腾讯业务和产品,专访气氛沉闷且有点尴尬。专访结束你抓紧和乙沟通,才知道他是报道金融领域的,这次临时接下采访任务,毫无打算,采访和写稿都感觉吃力。

?此时你该做些什么

解铃还须系铃人。此时你须要向记者甲求助,告知他现场的状况,请他和你一道想解决方法。最好是由他来完成后续撰稿工作,假如不能,至少也要请他帮忙把关稿件修改。

不管由谁主笔,你都须要在后期紧密跟进,尽量供应后续资料。假如开头不够完备,过程的努力也能打磨出一个志向的结果。

……假如时间倒流

假如提前得知采访记者出现问题,可以考虑将采访延期,甚至取消。综合利弊,这比牵强接着采访更加明智。

【专家说】李国威:专访并不是照着问题问一遍就完了,而是一个深化沟通的过程。延期或取消或许是明智的。

不管时间多惊慌,不管记者甲多么打包票记者乙没问题,你都要尽可能提前联系到记者乙,与之干脆沟通关于采访的具体状况。

采访前,要临时更换记者的事情向受访说明。

案例客服RTX你,她正在接听一个电台媒体的采访电话,而且对方貌似在现场录音。采访内容正是你们正在处理的一个危机事务。

?此时你该做些什么

立刻将针对此事务呃公司对外统一口径发给客服同事,并告知其只讲此口径即可,不要发表任何个人观点或感受,更不要随意说任何“我们公司规定…”的言语。

同时立刻联系公司内的该媒体接口人,通报具体状况,请媒体接口人尽快与该媒体联系沟通后续报道的内容,并补充重要的资料。

……假如时间倒流

发生危机后要在第一时间定制对外统一口径,并将其发给包括客服部、公关部等在内的公司内各相关部门,并向这些部门通报事务的来源、进展和公司实行的各项策略。

案例行业大会结束,你正陪伴领导离场时突然被两个人挡住:XX总,我们是XX报记者,有两个关于最近贵公司面临的法律诉讼问题想采访您一下,能否借用您五分钟时间?”你并不相识他们,而且他们想采访的法律诉讼事务与今日的行业大会内容无关,公司也不愿对此事有过多评论。

?此时你该做些什么

对于不期而至的采访,不论媒体熟识与否,都应以“愧疚今日我们主要是谈(行业大会主题)”或“领导下面事务已有重要支配”为由婉拒。因为仓促接受采访,则肯能将企业和发言人置于未知险境。

与此同时,你要体现出诚意,主动和媒体交换名片,请媒体将采访提纲发邮件给你,你会尽快支配答复。

还有一点要切忌:对于生疏媒体,在赐予他问题回复前,确定要先找你熟识的该媒体记者核实其身份,一方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士冒充媒体身份获得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