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细心的写作者,每写一个句子时都至少会问自己四个问题:1)我试图讲解并描述什么?2)哪些词语能表达这样的意思?3)什么样的景象或是习惯用语能表达更为清晰?4)这个表达是否簇新有效?
此外,他很可能再问两个问题:1)是否可以写的再简短些?2)行文是否避开了粗鄙?
——乔治·奥威尔
1大胆去掉文章中一切不须要的东西,能一个字说清,绝不用两个字。想想你每天都在运用的这些字词,“的、很、通过、作为、位于”,真的确定须要吗?如:“这是一个好开端”和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”相比并无差别;“我们正在进行对话”,删掉“进行”两个字,是否也不影响句意?
2文字贵在清晰易懂,简明扼要。不用困难、粗俗或灰色的词语。
3不盲目赶时髦。要用“最合适”的词,而不是“最流行”的词。
4多用短句,少用或不用长句。短句会让表达更明确,阅读更轻松。即便只能用长句表达,也要力求语义别太绕。
5能主动表达的句子,就不用被动语态。如:“他最终击败了竞争对手”直截了当,优于“竞争对手最终被他击败了”的被动表达。
6多用动词、名词,少用形容词。尝试把形容词替换成用具体词汇对事实的描述,文章会更有劝服力。
7 能用日常用语时,就不用术语。假如确定要用,就要将其说明清晰。确定避开这样运用术语:用术语使原来无聊的事看起来很重要,或用术语来混淆事实。
8设计到头衔称谓,要遵循一视同仁的原则对待文中提到的任何人。如:要用“环球部部长张三”而不是“环球部张三部长”。
9不要轻易运用“括号”,以免打乱句子整体节奏。
【专家说】赖凤仪:关于句子节奏,可适当采纳一些合辙押韵的小排比,以增加可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