岛地铁12号线修起来,从金沙滩一直走到胶东机场,总长五十六公里多。中间二十一站,把西海岸新区、胶州、上合示范区、临空经济区连成一线。地铁主要在地下,个别地方是高架,站点选在居民区、学校、工厂、交通枢纽附近。

这个线是环胶州湾最后一段缺口,补上之后形成一圈轨道交通。之前地铁只到黄岛、董家口,最北面的胶州和上合没地铁,出行全靠高速或者转公交。环湾高速车辆多,高峰期一个小时都走不动,公交更耗时间。

2025年9月,青岛地铁集团说12号线进入第四期规划候选。上合段的湘江路站开工,地下连续墙已经施工。很多人每天去工地附近看看进度,盼着线路早点建好运转起来。
民调显示,青岛市民对这条线路关注最高,占85。3%。西海岸新区和胶州的居民期待更高,分别是92%和88%。大家等的是方便,不是别的。

上合示范区做跨境电商的李哥运货到机场,原来路堵得厉害,时间长,有时候耽误订单。地铁12号线的自贸节点直接配套物流园,货物装地铁直到机场,比原来快一小时,生意好做不少。
线路不只是给人上下班,而是把旅游区、住宅区、产业园、机场这些地方全串在一个循环里。西海岸段有金沙滩、安子居住区、青岛理工大学、中德生态园高端制造;胶州段连着上合示范区政务中心、青岛大学上合校区、少海湖景区;机场段直接到航站楼和航空物流园。
补交通缺口是第一作用。西海岸、胶州、上合、机场有地铁后,半小时可到各区,通勤和货运都减少等车时间。

第二作用是产业集群被地铁线连接起来。上合做国际贸易,西海岸制造业,机场临空经济,把人和货都通过地铁快速流动。货到得快,订单增加,企业能接住更多生意。
第三作用是城市格局改变。原来只有市南、市北是中心,现在有了西海岸和胶州两个副中心,城市发展不再挤在老城区,环湾扩散开来。
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,原来地铁都从老城区向外伸,这次是环形连接湾边各区。老青岛人出门去西海岸,以前叫跨湾,现在坐12号线就是穿湾,感觉不一样。

市政府想把开放门户、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串起来。上合示范区是对外开放重点,机场是国际门户,西海岸是产业基地。三地连成一线,形成陆空联动,开放格局更完整。
外国客商到上合洽谈,飞机落地坐地铁直达。国产货物从西海岸进地铁到机场,当天就能走国际航班。这个效率是以前没有的。
施工也有难处,上合段地质条件复杂,地下站建设要小心。中德生态园站的综合开发得配合周边产业,不能只建房,要有商业和办公,让工人能在附近生活。地铁建设人员说,这条线必须要建。

等线路全部通了,青岛环湾范围内区域、产业、人群会被地铁串联成一个整体。原来各自独立,现在用一条线连接,就像把散落的珠子用线穿成项链,整个价值更高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