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罗的海的冷风里,有个小国曾让东欧为之侧目,它的疆域一度横跨千里,威名远扬。可如今,提起立陶宛,听到的却是“欧洲淫窟”这样的刺耳标签,经济破败、社会问题一大堆,国际上还因为跟我国的外交摩擦闹得沸沸扬扬。

立陶宛为啥被称为“欧洲淫窟”?一起去瞧瞧这个可悲的中欧小国(图1)


立陶宛的历史,从辉煌到没落

立陶宛的历史,得从好几千年前说起。那时候,波罗的海沿岸的土著靠捕鱼打猎过日子,用琥珀和海货跟罗马人换点金属玩意儿。直到公元1009年,“立陶宛”这名字才第一次蹦进史书——因为一个主教在边境被干掉了,才让这地方有了点名气。

真正让立陶宛站起来的,是13世纪的明道加斯。这位大公面对天主教骑士团的威胁,带着分散的部落硬抗外敌。1236年,他在索勒会战里把圣剑骑士团打得全军覆没,1253年还从教皇那儿拿了个国王头衔,成了立陶宛的首位国王。

到了14世纪,立陶宛迎来了巅峰,疆域扩张到白俄罗斯、乌克兰一带,成了东欧的大玩家。1569年,它跟波兰结成联邦,对抗周围的强敌。1410年的格伦瓦尔德战役,联军把条顿骑士团收拾得服服帖帖,立陶宛的名头一时响亮得很。可好日子没持续多久。到了1795年,沙俄、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家联手,把波兰立陶宛联邦瓜分得干干净净,立陶宛彻底没了独立,成了沙俄的盘中餐。

20世纪,立陶宛的日子更不好过。1918年一战刚结束,它趁乱复国,可没几年,二战又来了,先被苏联吞了,后来又被德国占了。1945年以后,苏联重新接管,立陶宛成了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。

直到1990年,苏联开始散架,立陶宛抓住机会,第一个跳出来宣布独立。

从历史看,立陶宛的命运老是被大国的博弈牵着鼻子走,辉煌过,也衰落过,如今的困境,其实早就有影子了。

立陶宛为啥被称为“欧洲淫窟”?一起去瞧瞧这个可悲的中欧小国(图2)


“欧洲淫窟”咋来的,经济崩盘后的无奈选择

1990年3月11日,立陶宛第一个从苏联独立出来,本以为能迎来好日子,可现实却给了它当头一棒。苏联解体后,计划经济没了,工厂倒闭,失业率蹭蹭往上涨,经济一下子垮了。

为了填补缺口,他们想了个歪招——把性产业合法化,还收税。这一下,立陶宛的城市面貌全变了。像首都维尔纽斯,原本是安静的老城区,现在却成了红灯区,满街的霓虹灯和外国游客。据统计,维尔纽斯大概有3000多名性工作者,好多还是从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乌克兰过来的。

这性产业可不是啥“繁荣景象”,背后全是无奈和肮脏。不少女性是被经济逼得没办法才干这个,农村的贫困女孩还常被中介骗走,说是有“高薪工作”,结果却掉进火坑。更恶心的是,有数据说约20%的性工作者是未成年人,最小的才14岁。

立陶宛为啥被称为“欧洲淫窟”?一起去瞧瞧这个可悲的中欧小国(图3)


2015年,立陶宛检方还查出有孤儿院负责人把男童卖给恋童癖,另一家机构逼女童卖淫,简直触目惊心。人口贩卖更是成了大问题,女性被卖到西欧和北欧,护照被收走,成了性奴隶。英国警方这些年救了好几百个立陶宛女孩,不少还是未成年。

国内的街头卖淫也被犯罪团伙把持,警察想管都管不过来,因为腐败和人手不够。据2006年的一份研究,立陶宛的性工作者数量在5000到8000之间,工作环境差得要命,没医疗也没啥保障。

性产业泛滥还把社会搞得一团糟,道德底线没了,家庭散了,年轻人跑去西欧打工,人口从1990年的370万掉到2025年的不到280万。国际上,大家一看立陶宛这乱象,再加上这些丑闻,就给它扣上了“欧洲淫窟”的帽子。

立陶宛为啥被称为“欧洲淫窟”?一起去瞧瞧这个可悲的中欧小国(图4)


立陶宛的现状与未来,内忧外困下的挣扎

2025年的立陶宛,还是没爬出泥潭。经济上,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.8%,2025年和2026年预计分别是2.8%和3.1%,靠的是私人消费和欧盟的补贴。可公共债务也涨到了41.2%,工业和科技还是老样子,发展不起来。

社会问题更头疼,男性的自杀率高得全球排前列,人口老龄化严重,年轻人往外跑,劳动力都不够用了。性产业还在,虽然给政府弄了点钱,可社会裂痕更大了。政府也试着立法打击人口贩卖,可红灯区还是没啥变化。

国际上,立陶宛走的是一条冒险的路。加入欧盟和北约后,它一直反俄,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还搞全民军训。可最惹眼的,还是2021年它允许所谓的“台湾代表处”在维尔纽斯设立。

立陶宛为啥被称为“欧洲淫窟”?一起去瞧瞧这个可悲的中欧小国(图5)


我国秉持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把外交关系降到代办级,还实施了经济制裁。立陶宛对我国的出口基本停了,企业叫苦连天。立陶宛总理嘴上说是所谓的“捍卫自由”,可实际上,他们是想抱美国大腿,换点经济和军事支持。

结果美国的援助没见影,欧盟的补贴也补不了窟窿。2025年,新总理说想跟我国修好,可那所谓的“代表处”名字没改,外交还是僵着。

立陶宛这步棋下得太莽了。小国夹在大国中间,本来就得小心翼翼,它倒好,非要蹚浑水。跟我国对着干,不仅经济上吃亏,国际形象也没捞着啥好处。我们一直强调和平发展、合作共赢,像“一带一路”这样的倡议,就是给各国搭台子一起致富。

立陶宛要是能调整政策,跟我国搞好关系,未必不能找条新路。可现在,它还在冒险的路上晃悠,前景不好说。

历史上的明道加斯让立陶宛当过东欧的雄鹰,可现在的它,满身伤痕,能不能重振雄风,就看自己咋选了。

立陶宛为啥被称为“欧洲淫窟”?一起去瞧瞧这个可悲的中欧小国(图6)